11月7日,溆浦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确认湖南食尚康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该县首批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企业,这也是怀化市首家获此资质的企业。自2022年6月《湖南省规范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指导意见》出台,明确15个趁鲜加工品种以来,在资质审批工作滞后三年多后,溆浦县率先完成实质性突破,将资质审批工作落到实处。
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是指在中草药采收后,趁新鲜状态直接按照标准进行切制或其他加工,制成片、块、段等规格半成品的加工方式。该加工模式是国家推动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将质量管理体系延伸至中药材产地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升饮片质量和均一性、降低损耗与污染风险,促进产地加工规范化。中药饮片全国集采政策落地后,趁鲜切制资质成为企业参与集采的重要加分项,因此对广大中药材生产企业而言,获取这一资质显得尤为紧迫。
相比传统加工方式,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不仅能有效保留药材中的活性成分,还能显著降低加工成本。湖南食尚康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廖贻华以玉竹为例解释,若未取得该资质,种植户须将玉竹洗净、晒干后整根出售至饮片厂,饮片厂再经长时间浸泡、润湿使其软化,才能进行切制和干燥,“这一过程易造成玉竹多糖流失,影响药效,同时额外增加工序和运营成本。若能省去这些环节并让利于民,将实现多方共赢。”
“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技术路径。”怀化市中医药产业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罗文彪介绍,9月30日,市中医药产业链专题召开全市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推进会议,强调要严格按照湖南省药监局相关文件要求,将推进趁鲜切制加工作为当前中医药产业的重中之重。会议明确各县(市、区)应积极组织开展备案工作,以点带面,做到“成熟一家,审批一家”。同时,加快制定趁鲜切制加工标准,全力推动怀化在中药材趁鲜加工领域实现质量与数量双领先。
作为中药材种植大县,溆浦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中药材种植与精深加工发展。“市里会议结束后,溆浦县迅速部署推进,统一思想,多部门协同推动资质审批认定工作。”溆浦县人大常委会二级调研员、县中药材产业链办公室专职副链长韩学连介绍,县产业链办公室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全县潜在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全面摸排与精准指导,最终认定湖南食尚康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首批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企业。
“取得内审资格也并非易事,企业的场地规划、设备配置、加工人员资质、卫生环境以及检测报告等,均需满足对方设定的严格标准。”廖贻华介绍,在未获得趁鲜切制加工资质之前,公司生产的饮片仅能供应给通过内审的该家企业,销售渠道较为单一。而如今,随着相关资质的落地,销售局面迅速打开。
“资质公布仅两三天,我已陆续接到十余家企业的合作咨询电话,纷纷表达采购意向。”廖贻华对记者说道。
此外,记者了解到,靖州、新晃、洪江市、沅陵等地也在积极推进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企业的资质认定工作。其中,靖州已率先明确湖南补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靖州智美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靖州华亿茯苓科技有限公司、靖州国苓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湖南清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家企业,作为该县首批通过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资质认定的企业,目前正在公示中。
上一篇: 京津冀联盟开展中药颗...
下一篇: 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协会...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