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眼草是中药苦木的果实,具有清热燥湿、止泻止血、杀虫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热泻痢、便血、崩漏、带下、蛔虫病等病症。
1、清热燥湿
凤眼草性寒味苦,归大肠经,能清除肠道湿热。对于湿热内蕴引起的腹泻、痢疾、里急后重等症状有缓解作用,常与黄连、黄柏等配伍使用。现代研究表明其含苦木素等成分,对痢疾杆菌等肠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2、止泻止血
凤眼草可通过收敛肠道黏膜减少渗出,改善因湿热或脾虚导致的慢性腹泻。对于便血、痔疮出血及女性崩漏下血,可配伍地榆、侧柏叶等增强止血效果。其鞣质成分能促进血小板聚集,缩短凝血时间。
3、杀虫驱蛔
凤眼草所含苦木碱类物质对蛔虫、蛲虫有麻痹作用,传统用于虫积腹痛,常与使君子、槟榔同用。使用时多研末空腹服用,或煎汤保留灌肠。需注意孕妇及体弱者慎用,过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
4、改善带下
针对湿热下注所致的黄白带下、阴部瘙痒,凤眼草可配伍椿皮、白鲜皮煎汤内服或熏洗。其抗菌抗炎作用有助于缓解妇科炎症,但需与辨证施治结合,严重者应配合抗生素治疗。
5、外用疗疮
凤眼草捣敷或煎汁外涂可辅助治疗湿疹、疥癣等皮肤疾患。其挥发油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民间亦用其煎液冲洗伤口促进愈合,但开放性创面需严格消毒后使用。
使用凤眼草需注意其苦寒特性,脾胃虚寒者应减量或配伍生姜、大枣。内服煎汤用量一般为3-10克,外用适量。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治疗寄生虫病时需结合现代驱虫药,妇科及肠道感染症状持续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日常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上一篇: 火炭母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 红娘虫有哪些功效和作...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