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提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种植技术 > 正文

甜叶菊栽培种植技术全解析

作者:夜未眠 来源:百度知道 浏览:275次 时间:2025-11-07 08:11:40

一、形态特征

甜叶菊,这一株高1-1.3米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其根梢粗壮,多达50-60条,长度甚至可达25厘米。茎部直立,基部略带木质化,而上部则显得柔嫩,密布着短茸毛。叶片上常见的类似发霉的白毛,其实是汁液的正常分泌,特别是在雨天采集时更为明显。这些叶片对生或茎上部互生,呈现出披针形,边缘装饰着浅锯齿,两面都被短茸毛覆盖,而叶脉则呈现出三出状。


甜叶菊的花序小巧,总苞呈筒状,由5-6层总苞片紧密包裹,每层边缘长度相等。花托平坦且光滑,花冠基部色彩为浅紫红色或白色,而上部则洁白如雪。瘦果呈现出线形,略扁,颜色为褐色,顶部还长有冠毛。这种植物的花期跨越7-9月,而果期则从9月延续至11月。


二、生长习性

甜叶菊偏好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能够抵御-5℃的低温,而气温在20-30℃时,其茎叶生长最为旺盛。这种植物属于短日照类型,对光照条件敏感,当临界日长达到12小时时,低纬度地区的甜叶菊会较早开花。从开花受精到胚珠发育为成熟种子,大约需要25至30天的时间,而种子成熟后,会借助冠毛随风飘散,进行种子的传播。


在土壤方面,甜叶菊的要求并不严格,但以疏松、肥沃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为最佳。值得注意的是,甜叶菊不宜连作,且在pH值小于5.5或大于7.9的土壤中生长不佳。


三、繁殖方法

(1) 种子繁殖

在生产上,甜叶菊通常采用播种育苗后移栽定植的方式进行繁殖。南方各省多采用平畦播种育苗,而北方则更倾向于温床育苗。长江南岸适宜的播种期为10月至11月,幼苗在育苗畦内度过冬季,至次年3月中下旬即可移植到大田中。北方地区则通常在2月至4月间利用温室或温床进行播种育苗。

为确保种子均匀撒播,播种前可用细沙与种子混合后摩搓,随后浸泡在温水中10至12小时,再用少量草木灰拌种。播后,用木板轻压种子使其与土壤紧密接触,并喷水保持床面湿润,以提高出苗率。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约7至10天即可发芽出土。

每100平方米的苗床需种子500克,实际能培育出20至25万株壮苗,足够栽植12至15亩土地。一般每亩土地栽植8000至9000株甜叶菊,密植时可达10000至12000株。


(2) 扦插繁殖

甜叶菊的扦插繁殖可在3月下旬至8月下旬进行,以现蕾前剪取的插穗成活率最高。选择健壮的分枝或侧茎,截取15至20厘米长的小段,将插条的1/3至1/2插入床土中,保持株行距为2厘米×5厘米。插后及时浇水,并用草帘或塑料薄膜覆盖顶部以保温,同时避免中午的强烈阳光直射。待新芽长出后,逐渐增加通风透光时间,锻炼幼苗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培养出根系发达、茎叶健壮的壮苗。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压条繁殖在某些情况下也可应用,但主要限于选种时保留优良单株的需要,并不适合大面积的生产栽培。


四、栽培技术

苗床育苗:甜叶菊种子在20℃左右的温度下发芽势和发芽率最佳。通常选择在春季气温达到15℃时进行播种。播种前,需去除种子冠毛,经过风选或水选,并将种子浸泡1天后再晾干。苗床应整理得细碎,并在整地时混入一些腐熟的厩肥。播种时,用棍子在苗床面上每隔5-7厘米轻划2~3毫米深的沟,将种子播入沟内(或直接撒播在畦面上),然后轻轻拍压,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接着用喷壶淋水,并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持湿润。每公顷播种15千克的种子,足够供栽20公顷的大田使用。播种后,保持床土湿润,约4-5天后开始出苗,30天后可选取具有10片真叶的健壮苗进行移栽。


砂培育苗:首先,将选好的甜叶菊种子用50℃的热水浸泡4小时,然后取出放在盛有粗砂的盘子中。在温度25℃,湿度75%的适宜条件下进行催芽。待种子长出1-2片真叶,根茎达到1厘米左右时,即可进行定植。


扦插育苗:选用现蕾前尚未木质化的茎根部作为插穗。苗床宜选择砂土,并可掺入一些塘泥以增加肥力。插穗应剪取具有2-3节的枝条,插入事先用木棍捣成的小洞中,然后压实土壤,留出芽节。扦插后的苗床应进行遮荫处理,以利于插穗生根。大约7天左右,插穗即可生根成活。


五、田间管理

甜叶菊移栽后,应立即浇一次定根水,以促进缓苗。之后,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同时注意排水,避免积水导致烂根。在生长过程中,甜叶菊需要充足的养分,因此要定期追肥。移栽后20天左右,每公顷追施尿素200千克,并混入适量的磷钾肥。此外,还需及时除草和松土,以促进甜叶菊的生长。


若采用扦插育苗方式,则需在扦插成活后进行移栽。移栽前需先整地施肥,然后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进行移栽。移栽后同样需要做好浇水、追肥、除草和松土等管理工作。


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可以确保甜叶菊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1、种植前准备:在甜叶菊大田定植前的半个月,应开条沟并施入适量的土杂肥作为基肥。同时,为了预防地老虎的危害,可以使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40ml兑水50kg进行地面喷雾。


2、移栽时注意事项:

(1)起苗时要带土并小心不伤根,定植深度应控制在苗高的1/2左右。

(2)在移栽过程中,要避免压到心部、损伤底叶和窝根现象。

(3)建议早晚或小雨天进行移栽,这样更利于甜叶菊的恢复。

(4)合理密植是关键,栽植株行距应控制在50×15厘米,每亩大约需要8000-10000株草。

(5)移栽后应及时浇灌定根水,并确保在定植后的7天内保持田间湿润。

(6)移栽后10天内需仔细查苗补缺,以确保全苗的生长。

(7)通过打顶摘心的方式,当苗高达到10厘米后,可以不断促进多分枝的生长。

(8)除草工作也很重要。移栽后,若菊顶未封闭畦面且杂草较多,可以采用人工拔除的方式清除畦面杂草;对于行沟中的杂草,既可以用人工铲除,也可以使用克无踪、百草枯进行定向喷雾2-3次(注意喷头需加漏斗形定向喷雾罩)。


3、肥水管理:

(1)水分管理:甜叶菊既耐湿又怕旱,因此,在高温少雨的夏季,需及时抗旱,以防止干旱导致的叶片脱落和减产。在晴朗高温的天气里,当土壤表面略显干燥时,应立即灌水,并采用晚灌早排的方法,保持土壤湿润。多雨季节则需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2)施肥管理:甜叶菊对肥水的需求较高,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提供充足的氮、磷、钾肥料。建议施用沃夫特15-15-15或17-17-17平衡肥,并搭配菌肥以改善土壤环境。在苗高20-25厘米时进行打顶,以促进茎叶茂盛和产量增加。打顶后,每株新生分枝可达12-17条,此时需向根部施肥或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以实现优质高产。此外,在生长旺期可适时追肥2-3次,并结合中耕除草和培土工作进行。


六、采收与圈种

甜叶菊的菊叶收获期需依据当地气候和栽培技术来定。通常,当植株出现5%-10%的现蕾时,叶片中的菊糖苷含量达到最高,此时为最佳采收时机。收割时,从离地面约20厘米的位置处断枝,注意使用锋利的刀具,以避免因拉动根系而造成损害。对于那些需要自然越冬的植株,可以保留部分叶子以利于安全过冬。


若需采种,则应对植株进行短光照处理。具体来说,就是在甜叶菊的生长旺盛期(即出苗后90天开始),进行连续20-25天的遮光处理,下午6时遮上,次日早晨8时揭开。这样处理后,甜叶菊即可开花结果。由于种子较轻,可用塑料袋轻轻套住植株后拍打,使种子落入袋中便于收集。


七、采收与加工

甜叶菊的盛蕾期是采收的最佳时机,此时叶片中的菊糖苷含量达到最高。在长江以南地区,甜叶菊每年可以收割三次;黄河沿岸地区则收割两次;而北方地区则每年收割一次。采收时,需剪取枝茎并摘取叶片,随后进行晒干或烘干处理。对于大面积种植的情况,建议使用烘干机进行加工干燥。每亩地可产出干叶150-200公斤,产量高的甚至能达到500公斤。


八、病虫害防治

(1) 苗立枯病

此病为苗期常见病害。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排水顺畅、土质疏松的地点进行育苗;在播种前,每亩土地使用50%多菌灵2千克进行土壤处理;一旦发病,初期可用1000-1500倍的多菌灵喷雾或500倍液浇灌病株;同时,及时拔除病株,并用3∶1的草木灰和生石灰混合粉处理病穴。


(2) 叶斑病

该病多发于7-10月,主要危害茎叶。防治方法有:注意5-6月间的排水工作,减少土壤湿度,并增施钾肥以增强植株抗病性;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防治;收获后彻底清园,处理残株,集中销毁。


(3) 白绢病

在4-5月降雨较多、土壤湿度过大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此病,主要危害根部。防治措施包括:合理密植,确保田间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避免幼苗过度生长;发现病株后立即拔除,并用石灰消毒病穴;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病区以控制病情。


(4) 尺蠖(量尺虫、造桥虫)

防治尺蠖的方法有:保护其天敌绒茧蜂;或使用40%氧化乐果1000倍稀释液进行喷雾防治,但需注意,收获前20天应停止使用。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实力认证

我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