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批重2.1吨的黄芪、党参等中药材,经兰州海关所属平凉海关检验合格后顺利发往波兰,标志着甘肃省中药材在欧盟市场取得新突破。截至目前,甘肃省对欧洲国家中药材累计出口额已突破百万元,同比增长超过2倍。
甘肃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的美誉,黄河水的滋养与独特的高原气候,孕育出品质优良的中药材资源。作为全省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平凉市拥有超过300种药材资源,黄芪、当归、白芍等道地品种因药效显著而驰名中外。如今,这些“陇上瑰宝”跨越山海、走进欧洲,成为甘肃中医药走向国际的“新名片”。
近年来,随着全球健康需求升级与中医药国际认可度提高,欧盟市场对优质中药材的关注持续增强。平凉海关紧扣趋势,将支持中药材出口作为外贸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深入种植基地与生产企业开展调研,精准对接出口需求。
为确保本批药材顺利出口,平凉海关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一企一策”帮扶机制,依托“关长送政策上门”“苹捷通”等服务措施,指导企业构建从种植、加工到出口的全链条质量安全与溯源体系。在生产环节,海关人员多次实地走访,详细解读欧盟对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方面的技术法规,协助企业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通关环节,平凉海关开辟了中药材出口“绿色通道”,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行全程无纸化申报,实行“随报随检、随检随放”,大幅压缩通关时间。
“从基地备案到出口通关,海关为我们提供了专业细致的指导,尤其是在应对欧盟技术标准方面,帮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出口企业负责人说。
平凉海关关长洪天晖表示,海关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确保产品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监管与服务模式,助力更多甘肃特色农产品拓展国际市场,为甘肃打造向西开放战略通道注入强劲动力。
据兰州海关统计,今年前十个月,甘肃省中药材出口共计26个品类,货值7413.6万元,同比增长4.5%。未来,甘肃将继续深挖“千年药乡”资源潜力,坚持品质引领、品牌驱动,不断完善产业链与供应链,助力更多优质陇药开拓全球医药健康市场。
上一篇: 关于做好2026年福建省...
下一篇: 菏泽:打通“经典名方...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