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在我国拥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史料记载可知,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麝”字,《山海经》里也有相关记载。
关于麝香的传说也有很多。相传有父子狩猎时,儿子不慎跌入山涧,随后父亲闻到一股奇香,循香找到了香囊。儿子闻到香味后疼痛消失,父亲便用此香囊为他人疗伤。后来,香囊被贪婪的县太爷抢走,却导致县太爷小妾闻香后流产。老人进山寻找香囊时,发现了雄麝在交配时脱落香囊的秘密。
麝香为麝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其香囊位于雄麝肚脐和生殖器之间。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提到“麝如小麋,脐有香”,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麝香的性状已有一定认知。
到了唐代,《唐本草》对麝香的产地、作用及获取方法进行了介绍。宋代苏颂的《本草图经》则更为详尽地阐述了麝香的产地及质量鉴别等方面。明代《本草纲目》详细论述了麝香的药理作用,诸如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等,还指出其对中风、中气等疾病的治疗效用。清朝《本草述钩元》认为麝香是开窍的首要药物,寒闭、热闭皆可应用。
《中国药典》记载,麝香性味辛,温,归心、脾经,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以及经闭、癥瘕、难产、死胎、胞衣不下等症,还可用于心腹暴痛、痈肿瘰疬、咽喉肿痛、跌扑伤痛、痹痛麻木。
《神农本草经》将麝香列为“上药”,称其 “味辛,温。主辟恶气,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痫痉,去三虫”。需要注意的是麝香辛温走窜,孕妇禁用。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麝香作为中药材,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因其珍稀难得,使用时需格外谨慎,务必遵循医嘱。关于麝香,有诗赞曰:
千载珍奇美誉彰,麝囊凝韵意悠长。
曾临汉殿添高雅,亦伴唐诗沁墨香。
宫闱瑞品昭殊宠,御府灵丹显妙方。
无奈滥捕资源少,祈愿珍存永流芳。

上一篇: 零陵香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 这种常见树叶,可以生...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