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提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养生保健 > 正文

餐桌上的中药材|药食两用——山茱萸

作者:中国医药报 来源:微信公众号 浏览:215次 时间:2025-10-15 08:14:12

山茱萸又名枣皮、药枣,是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


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供药用。


《医学衷参西录》记录山茱萸“善补肝,是以肝虚极而元气将脱者,服之最效”。《药性论》中描述为“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疗耳鸣,...止老人尿不节。”


商品规格

山茱萸按所含颜色和每千克杂质的多少划分等级,统货不分等级。


一等:表面鲜红色,每千克暗红色≤10%,无杂质;二等:表面暗红色,每千克红褐色≤15%,杂质≤1%;三等:表面红褐色,每千克紫黑色≤15%,杂质≤2%;四等:表面紫黑色,每千克杂质<3%。统货:表面鲜红、紫红色至紫黑色,每千克杂质<3%。


性状及选购

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1.5厘米,宽0.5~1厘米。表面深红色、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梗痕。质柔润。


性味功效

酸、涩,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涩精固脱,收敛止汗。


贮存常识

在干燥处保存,注意防蛀。


临床应用

用于眩晕耳鸣,腰腿酸痛,遗尿尿频,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

6~12克,煎服或入丸散;大剂量可用30克。


应用注意

素有湿热,小便淋沥者,不宜应用。肝阳上亢及湿热内蕴、小便不利忌服。


食疗及药膳

1.山茱萸粥

原料组成:山茱萸15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山茱萸去核、洗净,与粳米同入砂锅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即成。

服法:早晚各食1次,3~5天为1个疗程。

功用:补益肝肾,涩精敛汗。用于肝肾不足之头晕目眩,耳鸣腰酸,遗精,遗尿,虚汗不止,肾虚带下,小便频数。

注意:发热及小便淋涩者不宜食用。


2.山药薏仁萸肉粥

原料组成:山茱萸10克,山药、薏苡仁各适量。

制法:将以上3味共煮粥,每日1~2次,连服2周。

功用:补肾,健脾燥湿。适用于老年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增多,有臭味者。


3.固精核桃汤

原料组成:山茱萸400克,五味子150克,核桃500克,冰糖250克。

制法:山茱萸洗净晾干;五味子洗净后,倒入瓦罐内,加冷水浸泡半小时,然后用小火煎成浓汁,待煎半小时剩汁半碗时,滤出药汁再加水1碗,煎第2次,约剩汁半碗时,滤出药渣;核桃去壳将核桃肉连衣倒入大瓷盘内,加入五味子浓汁,浸泡半小时,然后将山萸肉倒入拌匀,上面放冰糖,瓷盘加盖;用大火将瓷盘隔水蒸3小时后,即可服用。

服法:每日3次,每次1匙。

功用:老年人神经衰弱,遗精,小便次数多。高血压患者尤适宜。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实力认证

我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