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材市场价格总体情况
据对亳州中药材价格监测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中药材价格指数平均数值为1369.1点,与第二季度的1432.7相比,下跌63.6点,跌幅4.44%。
图1:亳州中药材价格指数2025年第三季度走势图
第三季度,中药材市场整体表现仍旧低迷,行业景气度持续下行,整体行情延续了此前的下滑态势,并无明显好转迹象。从气候因素而言,今年夏季持续的高温天气以及部分地区出现的严重干旱状况,对部分中药材品种的正常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致使部分品种产量有所减少。
尽管随着传统销售淡季的逐渐结束,市场交易活跃度相比前期略有提高,整体走销情况出现了小幅改善,但由于市场库存压力依旧较大,且终端需求恢复迟缓,各品种价格依旧处于低位徘徊,未能出现市场所期待的显著转机。
(一)市场价格季度环比
图2:中药材价格季度对比
本季度品种涨跌环比分析显示,9月30日价格环比6月30日,涨价品规占比8%;跌价品规占比38%;持平品规占比54%。
图3:中药材价格指数季度对比涨跌分布图
(二)分类别价格走势分析
根及根茎类:上季度指数为1522.06点,本季度指数1445.65点,下跌76.41点,跌幅5.02%。
根茎类品规中,价格上涨的品规占5%;降价品规占43%;价格持平的品规占52%。
图4:根及根茎类价格季度对比
品名 |
规格 |
产地 |
原价 |
现价 |
涨跌幅 |
麻黄根 |
统 |
新疆 |
23 |
35 |
52% |
木香 |
统 |
四川 |
21 |
24 |
14% |
土大黄 |
统 |
东北 |
7 |
8 |
14% |
红参 |
30支无糖 |
东北 |
440 |
480 |
9% |
节菖蒲 |
统 |
陕西 |
240 |
260 |
8% |
白术 |
统 |
安徽 |
90 |
35 |
-61% |
苦参 |
统 |
内蒙 |
16 |
9 |
-44% |
甘遂 |
统 |
山西 |
100 |
65 |
-35% |
白薇 |
家种 |
东北 |
21 |
15 |
-29% |
黄连 |
鸡爪 |
四川 |
390 |
280 |
-28% |
表1:根及根茎类季度涨跌幅较大的品种
麻黄根:随着前阶段良好的消化市场存量薄弱,近期市场寻货商较前期有增,而目前可供货源量已显少,受此影响行情稳步上调。
木香:据了解产地受雨水量大影响长势欠佳,近日市场寻货商家较前期明显增多,行情坚挺上行,该品种市场尚有部分高价库存,后期行情将结合实际需求情况而再次调整。
节菖蒲:今年产地受干旱影响产量有所减少,目前市场库存量已显薄弱,近日随着关注商增多,货源走销情况保持良好。
白术:自产新以来行情一直处于稳步下滑的趋势,不过近日雨水量大影响采挖进度,随着天气放晴将进入大量产新阶段,当前行情仍不稳定,商家多以观望对待,后期行情仍难乐观。
元胡:市场走势依然迟缓,行情暂止落转稳,该品种今年产量增加,自产新以来跌幅较猛,同时也引起商家的议论,后期行情仍难平静。
黄连:近期行情反复震荡频繁,引起多商议论,该品种即将进入大量产新阶段,由于当前不稳,多数商家暂持观望态度,后期行情仍难平静。
果实种子类:上季度指数为1305.09点,本季度指数1205.98点,下跌99.11点,跌幅7.59%。
果实种子类品规中,价格上涨的品规占10%;降价品规占42%;价格持平的品规占48%。
图5:果实种子类价格季度对比
品名 |
规格 |
产地 |
原价 |
现价 |
涨跌幅 |
桑椹 |
黑 |
安徽 |
10 |
11.5 |
15% |
柏子仁 |
选 |
山东 |
100 |
110 |
10% |
火麻仁 |
统 |
较广 |
11 |
12 |
9% |
枸杞子 |
280粒 |
宁夏 |
48 |
52 |
8% |
马兜铃 |
统 |
东北 |
14 |
15 |
7% |
冬瓜子 |
双边 |
较广 |
120 |
35 |
-71% |
青葙子 |
统 |
较广 |
95 |
50 |
-47% |
冬葵子 |
小 |
安徽 |
14 |
8 |
-43% |
佛手 |
统 |
四川 |
46 |
30 |
-35% |
酸枣仁 |
净度98% |
河北 |
490 |
320 |
-35% |
表2:果实种子类季度涨跌幅较大的品种
桑椹:近期产地商家购货力度依然不减,带动货源持续走畅,价格稳步上扬;市场走销随着好转,价格紧随产地上调,不过该品种库存量较丰,后期仍需要良好的消化来夯实行情。
柏子仁:受异常天气影响今年挂果情况不理想,前期行情小幅回升,由于实际走销量不大,近日又出现小幅下滑,多为小批量购销。
冬瓜子:在高价行情的刺激下今年产量增加,前期行情断崖式跌落,近阶段产地阴雨天气增多,影响加工晾晒进度,行情又出现反弹,商家多观望对待。
蛇床子:自产新以来行情逐步跌落,今年产量较去年增加,且库存有量,后期行情取决于实际消化情况。
佛手:新货大量上市,受新陈货叠加,行情继续呈稳步回落的势头,目前市场尚有部分高价库存,后期行情仍难乐观。
酸枣仁:近阶段市场来货量大,货源走动放缓,行情暂恢复平稳,不过该品种高价行情已结束,家种发展规模也陆续扩大,若无自然灾害,行情将随需求情况而小幅调整。
全草类:上季度指数为1370点,本季度指数1358.11点,下跌11.89点,跌幅0.87%。
全草类品规中,价格上涨的品规占7%;降价品规占31%;价格持平的品规占62%。
图6:草类价格季度对比
品名 |
规格 |
产地 |
原价 |
现价 |
涨跌幅 |
积雪草 |
统 |
广东 |
12 |
18 |
50% |
石斛 |
大 |
进口 |
60 |
80 |
33% |
仙鹤草 |
统 |
四川 |
6 |
7.5 |
25% |
车前草 |
统 |
较广 |
7 |
8 |
14% |
荔枝草 |
统 |
浙江 |
4 |
4.5 |
13% |
透骨草 |
珍珠 |
较广 |
12 |
7 |
-42% |
马齿苋 |
统 |
较广 |
9 |
6.5 |
-28% |
冬凌草 |
统 |
较广 |
12 |
9 |
-25% |
香薷 |
统 |
江西 |
7.5 |
6 |
-20% |
半枝莲 |
头茬 |
河南 |
7.5 |
6 |
-20% |
表3:草类季度涨跌幅较大的品种
积雪草:近日市场寻求优质货的商家增多,带动货源小批量走畅,但目前优质货可供量已稀少,行情坚挺上行,因含量不等价格拉开差距也较大。
仙鹤草:近期有商家在市场积极购货带动货源走销畅快,价格转坚,经营商唯恐后期行情再次出现震荡,现多持观望态度。
车前草:前期行情波动较为明显,近日逐渐恢复平稳,不过目前商家仍多持观望态度,货源实际成交量不大。
透骨草:珍珠透骨草由于缺乏实际需求消化,货源持续走缓,产地及市场滞留货源较丰,暂时处于有行无市的局面,行情继续低迷。
香薷:市场货量充足,走势依然保持疲软,商家薄利维持经营,后期若无大的实际需求拉动,低迷行情仍难改观。
花类:上季度指数为1178.78点,本月指数1133.96点,下跌44.82点,跌幅3.8%。
花类品规中,价格上涨的品规占16%;降价品规占37%;价格持平的品规占47%。
图7:花类价格季度对比
品名 |
规格 |
产地 |
原价 |
现价 |
涨跌幅 |
满山红 |
统 |
东北 |
17 |
28 |
65% |
百合花 |
统 |
湖南 |
30 |
38 |
27% |
茉莉花 |
统 |
广东 |
60 |
72 |
20% |
竹花 |
统 |
安徽 |
100 |
120 |
20% |
桃花 |
家种 |
较广 |
90 |
95 |
6% |
灯盏花 |
统 |
云南 |
25 |
15 |
-40% |
紫霄花 |
统 |
较广 |
280 |
200 |
-29% |
玉米须 |
统 |
较广 |
7 |
5 |
-29% |
杭菊花 |
北京朵菊 |
安徽 |
48 |
37 |
-23% |
金莲花 |
茶用 |
内蒙 |
290 |
240 |
-17% |
表4:花类季度涨跌幅较大的品种
百合花:市场货量薄弱,近期不断有商家寻货,带动行情坚挺上行,由于该品种市场走销量不大,关注商家较少,后市行情仍需进一步观察。
茉莉花:购货商家依然不减,市场货源小批量走销畅快,持货商对未来走势,抱乐观态度导致惜售心理进一步加强,行情继续上调中。
竹花:小品种竹花随着良好的消化,市场货量进一步显紧,该品种今年产量受减,库存薄弱,后期行情仍难平静。
灯盏花:近期市场货源走销不及前期,价格稳中有落,经营商们多采取勤进快销的方式来维持经营。
杭菊花:北京菊花步入产新期,由于近期雨水大从而影响花朵的品质,且含潮大折干率低,目前暂无新货上市,货源走动迟缓,因质量不等要价较乱。
二、第三季度中药材价格指数对比
序号 |
类别 |
第三季度指数 |
幅度 |
|
大盘 |
1369.1 |
-4.44% |
1 |
根及根茎类 |
1445.65 |
-5.02% |
2 |
果实种子类 |
1205.98 |
-7.59% |
3 |
草类 |
1358.11 |
-0.87% |
4 |
花类 |
1133.96 |
-3.80% |
5 |
叶类 |
1039.1 |
-3.24% |
6 |
树皮类 |
2237.48 |
-2.98% |
7 |
藤木类 |
1168.7 |
-3.19% |
8 |
树脂类 |
1143.6 |
0.00% |
9 |
菌藻类 |
1314.49 |
8.83% |
10 |
动物类 |
1691.52 |
-4.89% |
11 |
其他加工类 |
1038.86 |
-1.20% |
12 |
矿石类 |
1866.94 |
-1.00% |
表5:2025年第三季度亳州中药材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三、涨幅较大与跌幅较大品种情况
(一)季度涨幅较大的部分品种
图8:涨幅较大的部分品种
(二)季度跌幅较大的部分品种
图9:跌幅较大的部分品种
(三)未来价格走势研判
下季度,中药材市场将迎来传统销售旺季。从当前市场运行态势来看,整体销售量虽保持平稳,但并未出现预期中的显著增长。
由于秋季是中药材的集中采收季,新陈货叠加,形成了供给压力。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家药品集采政策的深入推进以及新版《中国药典》的全面实施,中药材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要求产业链各环节必须更加注重源头质量控制。同时,中药生产企业也需建立更为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对中药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控,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此外,国际市场的需求波动以及天气因素的影响也需密切关注,这些都可能成为未来价格变化的重要变量。
注:文中价格单位若无特别注明,均为公斤价。

上一篇: 2025年9月份亳州中药...
下一篇: 没有了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