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提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追踪 > 正文

吴茱萸产新落价为哪般

作者:郑平 来源:药通网 浏览:1536次 时间:2025-09-02 09:11:42

2025年吴茱萸产新价格一路走低,江西产区中花跌至24元左右。吴茱萸为何产新落价,过去几年都经历了哪些行情变化,未来走势如何。



吴茱萸主产于江西、湖南、广西、浙江、贵州、重庆、福建、安徽等地。该品通常分为小花、中花、大花,但尤以江西产中花质量最佳,其次为小花吴茱萸,而大花吴茱萸一般很少使用,本文主要介绍中花行情变化。


吴茱萸一般情况下,第一年栽种,第二年可以挂果并少量采收,第三年进入丰产期,第四年开始进入盛产期,第五年至第十年都为盛产期,每年8月进入产新。盛产期亩产量可达70-100公斤,大面积种植亩产50-60公斤。


图示:吴茱萸近三年历史价格


历史上吴茱萸价格经历过三次大的变化,第一次1986-1989年,最高价涨至百元左右,而且高价持续4年多。由于吴茱萸经历了多年高价,极大刺激农户大面积发展种植,1989年年底从80元以上暴跌至20元左右,1990年小幅回升至25-27元,9月又回落至16元左右,1991-1993年上半年在15元上下徘徊两年多,1993年下半年跌至11-12元,1994年从11元跌至8.7-9.5元,1995-1996年在11元上下浮动两年。吴茱萸经历了连续7年低价,1997年从14元逐渐进入上升通道,到年底涨至26元左右,1998年从26.5元涨至30.5-45-58-53元,1999年从53元跌至33-28元,2000年从36元涨至45-65元,后又回落至52-50元,2001年下半年从50元以上跌至36-30元,为第二次涨价画上句号,并开启新一轮低价周期。


2002-2006年上半年吴茱萸在35-38元上下震荡达5年,2006年下半年跌至25元,2007年在24元上下徘徊不到一年,11-12月回落至17-16元,2008年从17元回升至21元,而后又回落至14-12元,2009年从12元涨至15-20元,2010年从20元涨至23-25-28-34元,2011年从32元下滑至25-23元,2012年从23元涨至26-32元,结束长达8年多低价,开启新一轮涨价周期。



2013年吴茱萸从36元涨至44-46-48元,2014年从55元涨至60-65-75-80-90元,2015年在85-90元上下浮动一年,2016年从95元一路飙升至130-135-140-170-230-280元,2017年从280元高升至300-350-380-410-430元,2018年继续高歌猛进,从460元攀升至560元,创造有史以来天价。2019年吴茱萸从360元逐渐跌落下来,跌至150-130元,2020年从120元跌至35元,持续6年多高价宣告结束,进入新一轮低价周期,2021-2022年在45元上下徘徊两年,2023年从44元涨至58元,9月新货大量上市后回落至55-54元,2024年从54元跌至52-48-43元,2025年产新后从43元跌至25元左右。


2020年以来吴茱萸价格之所以不断走低,是因为2016-2019年高价期间新栽种面积较大,而且自2021年逐渐进入盛产期。据了解,2020-2025年吴茱萸产量增加明显,年总产量均不少于2000吨,仅江西产量就有800多吨。虽然2022-2023年受天气影响有减产利好,但是,总产量仍不小,加上库存仍供大于求。



吴茱萸性热,味辛、苦;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功能。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泻泄,外治口疮,高血压等症。吴茱萸年需求量1000-1200吨,也有的说1500吨。


由于2021-2025年吴茱萸生产过剩,积压的库存还是不少,据有关资料报道,到2025年产新前库存不少于4000吨。吴茱萸尚处盛产期,今后几年产量仍不小,加上库存仍供大于求。由此,判断吴茱萸几年后几年内产量仍不少,价格反弹压力大。只有等吴茱萸树低价烂市,大面积砍伐,才能迎来真正的涨价行情。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上一篇: 木香能否继续高升

下一篇: 没有了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实力认证

我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