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提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法规 > 正文

《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来源: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浏览:202次 时间:2025-08-01 08:11:5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山西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措施》的起草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和《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就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作出重要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山西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印发《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实施方案》,编制《山西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由省人大修订并颁布实施《山西省中医药条例》。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和贯彻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山西省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布局持续优化、集聚优势逐步呈现,已成为我省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促进了健康山西建设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进一步创新中医药产业发展模式,强化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凝聚整合政策措施的合力和优势,充分释放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潜能,促进中医药产业高速发展,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以提升中药质量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推动形成传承创新并重、布局结构合理、装备制造先进、质量安全可靠、竞争能力强大的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更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和助力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二、《措施》的总体考虑和主要内容

《措施》对提升中药质量、促进山西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总体规划,从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入手,坚持市场导向和发展导向相结合,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构建现代化中医药产业体系,系统谋划一批重要政策举措、重点工作任务。


《措施》共七个部分23条。一是推动中药材产业提质升级,主要包括深挖中药资源利用价值、发展中药材现代种业、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加强中药材流通和储备等;二是加速中药产业创新升级,包括优化中医药产业链集群、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品质、推动建设中医药产业园等;三是提升晋药品牌价值,包括构建质量导向的市场价值体系、构建晋产名药品牌矩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等;四是赋能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包括鼓励中药创新研发、加强中药材多元化高值利用、推动智能中医设备创新应用等;五是深化中医药融合发展新场景,包括促进中医药康养旅游深度融合、构建多维融合的中医药文化生态、构建晋产中药产业链发展新格局等;六是完善中药全链条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推动标准制定和实施、强化监管与风险防控、维护产业发展安全;七是完善中医药发展保障体系,包括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强化政策规划引领、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等,并对各部门在贯彻实施中的主要职责和目标任务做出了具体要求。《措施》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内容全面、体系完整,具有现实可行性和操作性,对于促进全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中医药强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三、在推动中药材产业提质升级方面有哪些重点举措?

山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主产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道地药材资源。近年来,山西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为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措施》从深挖中药资源利用价值、发展中药材现代种业、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加强中药材流通和储备等方面提出相关举措。


一是在深挖中药资源利用价值方面,持续做好中药资源普查,公布山西省道地药材名录,聚焦潜力优势中药材品种,培育新的大宗晋产中药材。


二是在发展中药材现代种业方面,开展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加强育种攻关,推进良种认定,到2030年,全省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力争达10万亩。


三是在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方面,推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推送订单生产、定制药园,到2030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力争突破800万亩,年产值突破200亿元。


四是在加强中药材流通和储备方面,做大做强中药材交易市场,扶持传统中药材集散地发展,建设一批产地初加工基地和产地仓,推动趁鲜切制企业认定。


四、在加速中药产业创新升级方面有哪些重点举措?

中医药产业作为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融合的重要载体,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双轮驱动下,中药产业链正加速向标准化、智能化、集群化方向转型升级。为加速中药产业转型升级,《措施》从优化中医药产业链集群、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品质、推动建设中医药产业园等三个方面提出相关举措。


一是在优化中医药产业链集群方面,鼓励链主企业全产业链布局,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中药材专业镇发展,加快中药产业特色消费品园区建设,到2030年,年销售过亿的中药大品种超过15个,年中药工业产值力争突破150亿元。


二是在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品质方面,推动智能生产设备研发及应用推广,鼓励中药生产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绿色工厂。


三是在推动建设中医药产业园方面,培育中医药融合发展产业园,研究设立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示范县(镇),结合乡村振兴,打造区域品牌。


五、在提升晋药品牌价值方面有哪些重点举措?

依托山西省道地药材资源禀赋和传统名方积累,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强化质量认证体系,构建质量导向市场价值体系,以地理标志为载体打造区域品牌矩阵,以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系统提升晋药产业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化水平。为提升晋药品牌价值,《措施》从构建质量导向的市场价值体系、构建晋产名药品牌矩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等三个方面提出相关举措。


一是在构建质量导向的市场价值体系方面,推动优质药材标准认证结果与市场价值提升正向联动,逐步形成以质量为核心的市场导向,建立质量导向的市场价值体系。


二是在构建晋产名药品牌矩阵方面,优选“三晋名方”,公布传统(优势)中成药(药材)名录,支持县级中医院建设基层共享中药房。


三是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方面,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省级名录、中医药专利申请快速通道、中医药科技产业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建设中医药概念验证中心。


六、在赋能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方面有哪些重点举措?

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轮驱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围绕晋产道地药材开发、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智能中医设备研发等重点领域,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创新链条,使中医药这一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焕发新活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了山西力量。为赋能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措施》从鼓励中药创新研发、加强中药材多元化高值利用、推动智能中医设备创新应用等三方面提出相关举措。


一是在鼓励中药创新研发方面,支持特色优势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依法调剂使用并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支持“人用经验”向临床证据转化、名老中医经验方向中药制剂转化、特色优势中药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山西传统名药升级换代和二次开发,加强中医药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和中试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开发中药配方颗粒。


二是在加强中药材多元化高值利用方面,聚焦晋产药食同源产品开发,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鼓励利用道地药材开发医美用品、日化用品以及特殊膳食用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殊用途化妆品等大健康产品,推进中药材兽药、中药材农药、替抗减抗产品等科研攻关,支持开发药渣有机肥、中药秸秆饲料等中药材副产物产品。


三是在推动智能中医设备创新应用方面,利用名老中医临床诊疗数据、实验数据等,开发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动中医临床智能辅助决策系统与智能诊治装备研发与推广应用,助力中医设备智能升级。


七、在深化中医药融合发展新场景方面有哪些重点举措?

山西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立足"中医药+"跨界融合理念,着力打造中医药发展新场景,积极将传统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新动能。为深化中医药融合发展新场景,《措施》从促进中医药康养旅游深度融合、构建多维融合的中医药文化生态、构建晋产中药产业链发展新格局等三方面提出相关举措。


一是在促进中医药康养旅游深度融合方面,规划“晋药康养”主题旅游线路,建设特色健康小镇,鼓励社会资本发展连锁化、品牌化养生保健机构,鼓励开发慢病管理、定制养生等个性化方案。


二是在构建多维融合的中医药文化生态方面,深挖三晋中医药文化基因,建设中医药数字展馆,开发文创衍生品,布局直播电商、跨境电商,多元化传播三晋中医药文化。深化国际合作,推动晋药产品国际注册,拓展海外市场。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交流。


三是在构建晋产中药产业链发展新格局方面,推动“十大晋药”品牌化、标准化发展,打造“北旱艾”区域公用品牌。


八、在完善中药全链条质量保障体系方面有哪些重点举措?

一是推动中药全产业链相关标准制定和实施,与文旅、养老、农业、日化等领域标准资源共享。


二是完善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中药材产业链全过程监管,标识优质中药材。


三是打击中药违法违规行为,强化中药全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


四是保护山西特色药材种质资源、炮制技艺、核心技术工艺。


五是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构建全链条风险预警体系。


九、《措施》有哪些保障措施?

为健全部门有效协作机制,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实现中药产业四链融合发展,《意见》从统筹协调中医药发展环境出发,在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强化政策规划引领、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保障政策落地的有效手段。


一是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加强部门联动,推广典型经验,发挥行业社会组织的纽带和行业自律作用,加强对中药企业的指导服务与合规提醒。


二是强化政策规划引领。编制我省“十五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发展“一县一策”,研究中医药产业发展指数,发布中医药产业发展报告,引进大型中药企业来晋投资,完善中医药全产业链信息数据库。


三是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产业、人才一体发展,支持高校增设中医药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建设一批老药工传承工作室、非遗传习所、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培训、选拔力度。


四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统筹支持中药产业发展资金渠道,强化政府主导类资金使用效能的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中药产业特点创新金融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中医药产业园区建设。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实力认证

我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