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环境要求
土壤条件:芦荟适合在透气性强、渗水性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要求土壤呈弱酸性或中性。常见配方为腐殖土、田园土和河沙按4:4:2比例配制。
温度光照:芦荟喜温暖环境,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30℃,室温在5℃以上可安全越冬。喜充足光照,阳光越充足叶片越亮丽,但夏季需适当遮阴。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选择5片叶以上的分蘖苗,小心拨起尽量不损伤根系,移栽到新盆中。春季3-4月进行最佳。
扦插法:剪取10-15厘米长的侧枝,阴干1天待切口愈合后插入培养土中,深度3-4厘米,约20-30天可生根。
吸芽扦插:从地下顶芽接近茎部长出的分枝,长至25厘米高、茎粗不小于2厘米时切取另栽。
栽培管理
浇水原则:芦荟耐旱怕涝,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原则。冬季15-20天浇一次,春季5-7天浇一次,夏季2-3天浇一次,避免积水导致烂根。
施肥方法:以有机肥为主,生长期每月施2-3次稀薄液肥37。春季结合松土施复合肥,入夏后再施一次复合肥。
换盆要求:每1-2年换盆一次,春季4月进行最佳。换盆时保留土团尽量不伤根系,新盆底部需有排水孔。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定植初期要及时中耕除草,避免土壤裸露导致杂草丛生。
病虫害防治:常见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虫害有介壳虫、红壁虱。注意排水防浸,发现病叶及时清除,虫害可用氧化乐果乳油喷杀。
采收标准
芦荟定植3年后才具有药用价值,当下部叶片长至50厘米左右、叶宽8厘米左右、单叶重约1公斤时即可采收。采收时从基部开始,每株每月采收1次,保持植株有12片以上叶片。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