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地整地
续断适宜种植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地区栽培,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砂壤土为宜。土壤板结或肥力贫瘠的地块种植,它的根系会生长不良,分叉较多,品质会有所关系,而且在热天高温高湿易发生根腐病。在种植前需要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两千公斤、复合肥50公斤作为基肥,整形耙平后做高畦,畦沟宽30—40厘米,以便浇水和排水。
2、播种育苗
大多数使用种子繁殖,播种大多数使用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式,在高寒地区大多数使用育苗移栽的办法,能充分地提高土地而定借助于率。播种时间大多数在热天6-7月,播种前将种子放入温热水中浸泡10小时,使其吸水充分后放入温暖处催芽,催芽时每天浇水1—2次,待芽萌动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将畦面浇透水,在将种子按1∶3的比例和细土搅拌后,在畦面上均匀地撒播,大多数每亩用种10公斤。播种后覆一层薄土,也可覆草保温保湿,待幼苗出土后需要立刻撤除,与此同时需要加强除草工作。
3、移栽定植
待翌年开春后,土壤已经解冻后即可做好移栽,在起苗时需要先浇一次透水,再将幼苗轻轻地拔起,假如是土壤板结的状况,可用小锄头或小铲子松土后在起苗。起苗需要将幼苗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最好随起随栽,最迟不宜超过48小时,以免关系到成活率。栽种时调节株距在20—25厘米、行距30—40厘米,大多数每亩定植1500株上下,定植时必须要将幼苗的根系舒展开,移栽后需要浇足定根水。
4、田间管理
在移栽后需要立刻中耕除草,促进幼苗生长,但是在中耕时需要注意,一定不要损害到根和叶,在后期还需要做好2—3次中耕除草,确保田间无杂草。在移栽20天后,幼苗返青时,每亩追施一次稀薄人畜粪水1500-两千公斤以及尿素20公斤,能促进幼苗快速生长。除此之外在后期还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免病虫害关系到品质和产量。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