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提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市动态 > 正文

高山大浪争奔涌 药市火爆几时休

作者:郑智文 来源:药通网 浏览:7469次 时间:2023-09-10 09:43:08

——中药材市场现状及未来走势


近三年来,多数药材价格出现上涨,尤其常用大宗品种涨幅较大。这些药材价格为何上涨,目前行情又处于哪个阶段,未来走势如何?近几年有哪些药材价格出现了上涨,导致涨价的因素有哪些?



一、涨价原因

1、疫情带动相关品种涨价

2020年春季新冠疫情暴发,清热解毒类药材价格因需求激增而上涨,如: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黄芩、芦根、广藿香、苏叶等。短期内金银花从180元涨至240元;板蓝根从15元涨至25元;2020年连翘从53元(水煮青翘)涨至68元,2022年又从120元涨至245元;黄芩从22元涨至28元。


2020年春季疫情品种价格的上涨,从而拉开了三年的药市涨价序幕。



2、自然灾害是多数药材涨价的导火索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每年几乎都会有洪涝、干旱、低温、倒春寒等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可能导致某些药材受灾减产,甚至遭受灭顶之灾。近几年因自然涨价的品种有:酸枣仁,2021-2022年国产酸枣仁连续两年受灾减产,导致价格不断高升,2021年从300元(98货)飙升至450元左右,2022年再次受灾减产,加速涨价的步伐,从年初的460元,到9月产新之际涨至900元以上,2023年新陈不接之际高升至1050元。


2020-2023年因遭遇自然而涨价的药材有:青翘,因近几年花期总是遭受倒春寒天气,减产利好带动价格也逐渐走高,2022年产新后从53元(水煮)涨至68元,2021年从75元涨至120元,2022年又从年初的120元,到年底高升至245元,当然,2022年青翘涨高价的原因,疫情管控放开后新的需求增加起到了助推作用。


2021年秋季河南产区一场大暴雨,成就了生地的辉煌价位,短时间内从32元涨至50元左右。还有白术,因连续多年遭遇洪涝灾害减产,才出现了当前90元以上的历史高价。


近几年因遭遇自然灾害减产涨价的品种还有:当归、党参、山茱萸、山桃仁、苦杏仁、沙菀子、佛手、旱莲草、槐米,木香等。


这些品种因有受灾减产利好,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扬,有的受高价刺激,生产已得到恢复,价格也开始理性回落,如:生地,目前价格已下滑至24元左右。今后几年,随着这些高价药材生产的恢复,价格也有望逐渐跌落下来,如:当归、党参、沙菀子、木香、白术,等这些药材生产得到大面积恢复后,价格自然会跌至合理价位。一些果实类药材,因未来天气因素不确定,后市行情仍扑朔迷离。不过,一旦遇到风调雨顺年景,丰产量大,价格也会跌落下来。



3、多年低价,种植面积减少的药材出现上涨

回顾近几年涨价的药材,不难发现凡是涨价的品种多是有多年低价减种利好。如:牡丹皮,2018-2021年统货价跌至15-16元(抽芯85%刮丹),1亩生长5-6年的牡丹只能卖1500-2000元,长势差的只卖500元,甚至有的种植户不要钱,也找不到买主。烂市低价伤农,多数种植户弃种或减种。正是有了这一利好,牡丹皮才有了今天的高价。


近几年因低价减种而涨价的药材还有:党参、当归、甘草、牛蒡子、防风、北沙参、怀牛膝、瓜蒌、天花粉、白芍、紫菀、知母、菊花、丹参、白芷、麦冬、天冬、元胡、猫爪草、车前子、秦艽、辽细辛、远志、黄芩、柴胡、前胡、高良姜、大黄、独活、苦参、蛇床子、天麻、旱半夏,茯苓等。



以上品种在涨价前有的经历三年低价,有的低价4-5年,甚至有的低价达7-8年,如:牛蒡子,2014年从上一轮高价跌落,到2023年才进入上升通道,在低价长达8年之。高良姜在低价运行9年,还有蛇床子,也在低价达5年多,甘草也在低价徘徊达7年时间。


由于多年的低价减种,才迎来了近两年的涨价行情。以上品种有的已进入高价2-3年,有的刚步入高价。高价刺激生产恢复的,目前有的品种已开始回落,如:车前子,目前价格已从2022年的110元跌至27元左右;川芎、泽泻、郁金、菊花、广藿香、紫苏、白豆蔻等,率先涨价的品种,种植面积得到恢复的也都逐渐从高价跌落了下来。


不难判断,今后几年随着更多高价药材生产的恢复,其价格也将逐渐跌落下来。这就是市场行情:跌久必涨,涨久必跌。


4、民间游资为涨价药材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近三年来由于多数药材价格上涨,有不少药商抓住机会赚得盆满钵流,在赚钱效应的影响下,社会闲余资金也悄然流入药市,开餐馆的、卖服装的、开出租车的,等行业人士也加入买药大军。社会游资进入药市,进一步推高了一些药材价格。


二、当前市场行情现状

降温

1、多数高价药材开始降温

2、产地交易不及前期火爆

3、市场大货走动显迟



1、目前多数家种药材仍处高位

如: 酸枣仁、党参、当归、款冬花、连翘、黄连、牡丹皮、白术、防风、甘草等。

2、药农种植积极性提高

如:白芷、白术、党参、当归、白芍、牡丹皮等高价药材,药农种植积极性提高,未来种植面积有望扩大。

3、因日本核污水排海,有关海产品药材价格有望走高

如: 昆布、海藻、海螵蛸。

4、高价抑制实际需求 多数药材需求下降


1、低价品种已少

2、药商期望值降低


1、市场交易量少

2、厂家采购量少

3、中间商利润少


三、未来药市展望

1、生产尚未得到恢复的药材仍有望继续在高价运行

虽然目前有不少家种药材价格已处高位,但是,因生产恢复需要时间,有的需1-2年,有的生长周期需4-5年,甚至有的需7-8年。如:党参、当归、白术、甘草、牛蒡子、远志、黄芩、柴胡、苦参等,从育苗到移栽大田,再到采收需2-3年,这些药材未来1-2年内仍有望在高价震荡徘徊,一旦有新的利好出现,甚至有继续高升的趋势。



白芍、牡丹皮、高良姜、辽细辛,生长周期需4-5年,其高价行情有望持续时间更长一些。


2、农村老龄化严重,城市化的发展,种药人群减少

如果深入到中药材种植主产区,可以看到种植、管理、采挖药材的多数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只有包地种植大户是三十岁以上的年轻人,大户种植需要雇工,雇到的工人几乎都是60岁,甚至7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就是说,无论是散户种植药材或是大户包地种植的药材,实际上种植人群是留守农村的老年人。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六十岁以下的农村人基本上都在城市打拼,尤其年轻群体几乎都在城市买了房子,农村已成了远去的故乡。十年或者二十年后,等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老去,种植药材的人群还有多少?八零后、九零后,会回到农村种植药材吗,零零后,更不用说了。


3、中药材将结束低价时代

三十年前,10元以下的药材比比皆是,二十年前多数药材价格在10元以上20元以内。以白芍为例:1995年以前白芍统货价格长期在2元上下波动,到2005年回升到4-5元,2019年从2011年25元高价跌落至12元,再也跌不下去了。如今,白芍鲜货价格已涨至15-18元。即使今后白芍种植面积扩大,还能跌至前几年12元的价格吗?


随着药材种植成本的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劳动工费提高,今后中药材低价时代将逐渐结束。估计,党参再也跌不到2009年8.5-9元的价位;当归也难跌到2010年12元的价格;试问目前1650元的水蛭还能跌到2010年400元的价格吗?


4、“非粮化”“非农化”政策倒逼中药材生产稳中有降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和{{关于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通知}}2个保护耕地红线的政策文件,对中药材生产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


在国家产业规划指引,非农化、非粮化等政策限制,以及大健康产业高质量需求的助推下,中药材种植面积将稳中有降。2022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有7600多万亩,按照{{“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25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左右。



5、中药材市场需求将迎来巨量扩容

近年来,包含中药健康食品和饮品,中药化妆品、日化产品和中药类饲料用品等中药大健康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其中,多样化、时尚化的药妆、食品等中药保健品市场需求逐年扩大,2021年已超过1000亿元。


此外,自2020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停止除中药以外的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进口,根据推算在未来5-10年,“替抗生素”中药类饲用产品对中药资源的需求量将远超目前人用量,所涉及中药材的需求量将迎来巨量扩容。


按照“十四五”期间中药行业平均12%的整体增速分析,预计,到2030年中国中药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2万亿。同时,伴随着中医药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以及旺盛的大健康产业需求、饲料等兽用新增用量,中国中药行业会保持在2位数的正向增长率,到2030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达到3万亿元以上,中药材巨量需求将被释放。由此,判断中药材未来前景已是:“泉涓涓而始流,木欣欣以向荣”。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实力认证

我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