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抚顺市依托地理气候优势,强化政策支撑、完善产业体系,全力推动东北道地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其中,清原满族自治县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省前列,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一幅以中药材产业为依托的致富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黄精“多点开花” 药食同源打开致富门
近日,清原英额门镇黄精种植大户沈文燕正带着工人忙着给自家地里的黄精进行人工除草。家中的食品级黄精深加工厂房也正在紧张施工中。
春天卖种苗,秋天卖鲜货,我觉得种黄精很有发展前景。今年,我又扩大了面积,一共有200多亩。我想把自己种的黄精做成茶、做成食品,让人吃起来更健康。
为丰富中药材种类,扩大药农致富渠道,依据黄精药食同源,在康养领域的开发潜力,清原加大对黄精产业的扶持力度。2024年清原黄精种植面积达1.451万亩,产量1.222万吨,产值1.0521亿元。
龙胆草“当家做主” 道地品牌硬核领跑
作为另一核心引擎,清原龙胆草是当地道地药材标杆。2021年“清原龙胆”品牌价值达到1.33亿元,占据全国90%以上北龙胆市场份额。2024年全县龙胆草种植面积1.435万亩,产量0.614万吨,产值1.2728亿元。今年,在清原县委、县政府引导和扶持下,贺林药业建成1600多亩GAP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全县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正加快建设,将实现全流程监管。
2024年,清原中药材种植面积近20万亩,涵盖龙胆草、苍术、黄精、威灵仙、辽细辛等20余个品种,年产量3.39万吨,产值实现4.95亿元。在辽东九县中,清原耕地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占比分别达22.03%和27.49%,稳居全省前列。
政策“组合拳”护航 产业生态持续升级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清原政策支撑的持续强化。在政策层面,出台了《清原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4 - 2028年)》,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在资金方面,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有机种植基地、GAP认证、加工设备升级等给予补贴;积极对接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建立“专家+基地+农户”技术培训体系。目前,全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4个,建成百亩连片中药材基地240处,规模化、规范化种植率达60%以上。55家中药材加工企业推动深加工延伸,产品远销全国20余个省市。

上一篇: 甘肃岷县当归挺进全国...
下一篇: 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