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场以“质量”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正重塑千年药乡的产业生态,陇西县按照“提质扩面增效”总体思路,围绕中药材GAP监督实施示范建设、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等重点发力,激发中药材品质跃升,实现从“量”迈向“质”。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是全国重要、西北最大的中药材种植、仓储基地和交易中心,素有“千年药乡”“天然药仓”和“中国药都”之美称。近年来,一场以“质量”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正重塑千年药乡的产业生态,陇西县按照“提质扩面增效”总体思路,围绕中药材GAP监督实施示范建设、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等重点发力,助推中药材品质跃升,实现从“量”迈向“质”。
在陇西县首阳镇万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阳光为连片的药田镀上一层金辉,这片占地万亩的药田,不仅是陇西县最大的道地药材种植区,更是一座以科技为犁、以标准为尺的现代农业试验场。据了解,该种植基地通过落实种苗补贴、技术集成等举措,并与省农技推广总站等17家单位共建200亩试验区,重点推动黄芪、党参等“十大陇药”标准化种植。
据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陇西县以中药材GAP监督实施示范建设为载体,持续推进中药材绿色化、标准化种植,建成省级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区3个,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先后创新实施“三分田”工程1万户,带动成药种植面积达到48.536万亩,被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授予“‘三无一全’基地建设示范县”称号。
中药材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技赋能,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了从“田间”到“车间”的质量闭环。在陇西奇正药材公司的成品库,每一个包装袋上都印有产品的合格证和质量追溯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看到这批药材的种植和生产加工两个环节的追溯详情,甚至还能看到农事管理、采收加工以及质量检测报告等详细信息。
据了解,陇西县依托甘肃省道地中药材追溯平台、国家中药材供应保障平台、智慧农业云平台、陇西中药材大数据平台等,建成1个县级平台、17个乡级平台、11个村级平台、53个生产经营主体追溯点、7个野外监控点、5个气候观测站,已初步形成覆盖县、乡、村及生产经营主体“三层一级”的追溯体系。
“质量”革命离不开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这一质量“防火墙”。“每一批药材都有‘数字身份证’。”甘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质量负责人介绍,检验中心虽位于陇西县,但服务范围已覆盖全国二十多个省区市,平均每年处理检测送样高达3000批次,涵盖中药材品种多达100余种,其中以黄芪、甘草、党参、当归等道地陇药为主。
此外,陇西县还汇聚了多家科研机构和检测中心,如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陇西分院、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陇西分院等,为西北地区提供了最全面的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服务。这些机构和平台的建立,使得陇西在中药材领域实现了全产业链数据的可管理、可溯源、可展示,为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当前,陇西县正以聚力打造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核心区为目标,不断扩大中药材GAP基地面积,完善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持续提升中药材质量品质,让千年药乡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跃升”,为中国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陇西方案”。

上一篇: 道地“黔”药也有关岭...
下一篇: 鲁山县背孜乡:“小药...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