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态鉴定】藤状灌木,高1.5~3米。枝细,具皮刺,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4厘米;叶片近圆形,直径4~9厘米,基部心形,边缘掌状5深裂,稀3或7裂,裂片椭圆形或菱状卵形,具重锯齿,有掌状5脉;托叶线状披针形。单花腋生,直径2.5~4厘米;花梗长2~4厘米;花萼5,宿存,内外均被毛;花瓣5,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白色,顶端圆钝,长1~1.5厘米。雄蕊和雌蕊多数,生于凸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红色;核有皱纹。花期3~4月,果期5~6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为聚合果,由多数小核果聚合而成,呈圆锥形或扁圆锥形,形似“牛奶头”。高6~13毫米,直径5~12毫米。表面黄绿色或淡棕色,顶端钝圆,基部中心凹入。宿萼棕褐色,下有果梗痕。小果易剥落,每个小果呈半月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茸毛,两侧有明显的网纹,腹部有突起的棱线。体轻,质硬。气微,味微酸涩。
【药材显微鉴定】本品粉末棕黄色。非腺毛单细胞,长60~450微米,直径12~20微米,壁甚厚,木化,大多数具双螺纹,有的体部易脱落,足部残留而埋于表皮层,表面观圆多角形或长圆形,直径约至23微米,胞腔分枝,似石细胞状。草酸钙簇晶较多见,直径18~50微米。果皮纤维黄色,上下层纵横或斜向交错排列。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或灌木丛中。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西等省区。
【采集加工】夏初果实由绿变绿黄色时采摘,除去梗、叶,置沸水中略烫或略蒸,取出,干燥。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及果梗,筛去灰屑。
【性能功用】甘、酸,温。归肾经、膀胱经。益肾,固精,缩尿。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内服:6~12克,水煎服。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