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十日谈(五百三十一)

作者:余默 浏览:6074 2023-07-21 09:44:04
——什么原因使这类中药材品种如此火爆?序号类别1月初指数6月底指数幅度大盘1533.021700.0810.90%1根及根茎类1446.741787.623.56%2果实种子类1536.121752.2814.07%3草类1757.531593.6-9.33%4花类1454.251377.69-5.26%5叶类1386.081286.93-7.15%6树皮类2220.122486.311.99%7藤木类1116.221174.675.24%8树脂类990.881005.51.48%9菌藻类1381.051487.037.67%10动物类1971.132045.393.77%11其他加工类1281.411280.27-0.09%12矿石类1522.611488.65-2.23%从上表中可得出今年上半年根及根茎类中药材涨幅远远高于其他药材类别,是什么原因使根及根茎类中药材品种如此火爆?根及根茎类中药材品种一路走红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玄机,客观的、主观的、市场的、人为的因素都有。而其中起着决定性因素的还是市场这把无形的“指挥棒”,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最基础的经济关系,市场对根及根茎类中药材走势看好,既体现出疫情后国家经济的复苏具体表现,也是药企调整产品结构和扩大实际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结果。下面笔者说一下独领风骚的几个代表品种。猫爪草:近年来随着其功效不断开发,需求量逐年上涨,而今年家种货各产区受异常天气影响,减产严重(部分产区减产高达50%),另外野生货受人工成本提高等因素,人们采收积极性不高,新货产量不及往年,产新后家种货价格迅速涨至230元。白芍:前几年市场行情一直毫无起色,长时间的低价徘徊,促使很多药农已经逐步放弃种植,改种高回报经济作物,在各方面推动下今年价格走向了巅峰,三四级货33元。牡丹皮:为常用大宗品种之一,其需求量逐年增加,由于前两年价格较低,各产区种植面积有所缩减,导致自去年新货产量减少明显,市场陈货随着存货不断,在多种因素的刺激下价格不断刷新纪录。当归:主产于甘肃,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年需求量较大。该品种由于去年产量较少加上今年产地受异常天气影响植株长势较差,市场上的供求矛盾愈演愈烈,导致其价格不断攀升,散把货涨至160-170元。党参:近年需求领域扩大至食品、保健、饮料等市场,需求量大幅上升,而产地连续几年的减产,新货上市补充量远远低于需求量,市场供应主要靠库存支撑,在库存不断下调过程中,价格“站”在了历史顶点。白术:近年来受异常天气影响产量不断减少,另外部分药商囤货加剧了市场上的供求矛盾,导致白术自年初起价格开始不断攀升,而2年的生长周期使其短期内很难大规模补充供需缺口。甘草:前几年市场行情一直处于默默无闻,在低价徘徊,很多地方已经逐步放弃种植,导致这两年新货在地面积受到极大缩减,随着大批人气的积攒了,价格迎来了高光时刻。如何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使中药材品种兼顾各方利益,笔者有以下三点建议:1、政府引导⼴⼤农户有组织地参与市场竞争,成为中药材交易中活跃的主体。可以通过大力发展主产区的“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合作社为核心把小农户整合在⼀起,化零为整,使分散的药农也尽可能地避险。2、政府通过市场信息,引导⼴⼤药农或组织药农与制药企业签订合同,约定以市场化的价格对中药材进⾏收购,标明收购数量,指导药农调整种植结构,避免药农种植的盲目性。3、制药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分析判断制定⽣产计划,在中药材种植环节通过“订单+农户”的模式锁定中药材原料收购价格,规避市场风险、实现预定利润。政府引导药企和药农结成利益同盟,从⽽形成⼀个增加农民收入、稳定企业经营利润的长效机制。

会员评论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