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知识 > 正文

中药材:白芥子

来源:腾讯新闻 浏览:2992次 时间:2023-02-18 08:32:33

药材名称:白芥子

别名:芥菜子、青菜子、芥子

采收加工:春播于 7-8月采收,秋播于5月中、下旬采收,待果实大部分出现黄色时割下全株,后熟数日,选晴天晒干,脱出子粒,簸除杂质即可入药,每1hm2产7500kg左右。

药用部位:种子

产地:全国

科:十字花科

原植物:白芥

植物情况:一年生或二年生粗壮草本

高40-120cm。茎直立,具纵棱,上部多分枝,被散生白色硬毛。

叶互生。质薄,具柄;茎基部叶片大头现状裂或近全裂,宽椭圆形或卵圆形,长6-15cm,宽2-3cm,顶裂片大。有侧裂片l-3对,边缘具疏齿;茎生叶较小,具短柄,向上裂片数渐少。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片小4,绿色,直立,披针形或长圆形.基部具爪;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8.5-9.5mm,短雄蕊长6-6.5mm;雌蕊l,子房长柱形,长9-10mm,密被白争长刺毛。

长角果圆柱形长2-2.5cm,密被白色硬刺毛,果瓣在种子间缢缩成念珠状,角果先端具扁平剑形的喙。种子近球形,淡黄色。花期4-6月,果期5-7月。

白芥子药材性状:白芥子:呈球形,直径1.5~2.5mm。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具细微的网纹,有明显的点状种脐。种皮薄而脆,破开后内有白色折叠的子叶,有油性。无臭,味辛辣。

优等品以粒大、饱满、色黄白、纯净者为佳。

白芥子药性:"味辛,气温,入手大阴肺经。破壅化痰,止喘宁嗽。

白芥子辛温利气,消寒痰冷涎,破胸胁支满,治咳逆喘促,开胃止痛,消肿避恶皆良。

【注意】 肺虚咳嗽及阻虚火旺者忌服。

①《纲目》:""多食昏目动火,泄气伤精。""

②《得配本草》:""阴虚火盛,气虚久嗽者忌用。""

【附方】

①治感寒无汗:水调芥子末填脐内,以热物隔衣熨之,取汗出妙。(《简便单方》)

②治上气呕吐:芥子二升,末之,蜜丸,寅时井花水服,如梧子七丸,日二服;亦可作散,空腹服之;及可酒浸服,并治脐下绞痛。(《千金方》)

③治妇人中风,口噤、舌本缩:芥子一升,细研,以醋三升,煎取一升,涂颔颊下。(《圣惠方》)

④治关节炎:芥末一两,醋适量。将芥末先用少量开水湿润,再加醋调成糊状,摊在布上再盖一层纱布,贴敷痛处。三小时后取下,每隔三至五天贴一次。(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⑤治阴证伤寒,腹痛厥逆:芥菜子研末,水调贴脐上。(《生生编》)

⑥治大人小儿痈肿:芥子末,汤和敷纸上贴之。(《千金方》)

⑦治肿及瘰疬:小芥子捣末,醋和作饼子,贴。数看,消即止,恐损肉。(《补缺肘后方》)

⑧治咽喉闭塞不通甚者:芥子三两,捣,细罗为散,以水蜜调为膏,涂于外喉下熁之,干即易之。(《圣惠方》)

⑨治耳聋:芥子捣碎,以人乳和,绵裹内之。(《千金方》)

⑩治眉毛不生:芥菜子、半夏等分。为末,生姜自然汁调搽。(《孙天仁集效方》)

【炮制】 芥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炒芥子:取净芥子,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深黄色有香辣气。用时捣碎。

【性味】 辛,温。

【归经】 归肺经。

【功能主治】 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用法用量】 3~9g。外用适量。

【各家论述】

1.《名医别录》:主射工及注气发无恒处,丸服之;或捣为末,醉和涂之。

2.陶弘景:归鼻。去一切邪恶疰气,喉痹。

3.《日华子本草》:治风毒肿及麻痹,醋研敷之;扑损瘀血,腰痛肾冷,和生姜研微暖涂贴;心痛,酒醋服之。

4.《日用本草》:研末水调涂顶囟,止衄血。

5.《本草纲目》:温中散寒,豁痰利窍。治胃寒吐食,肺寒咳嗽,风冷气痛,日噤唇紧。消散痈肿、瘀血。

6.《分类草药性》:消肿毒,止血痢。

7.《本草纲目》:芥子,其味辛,其气散,故能利九窍,通经络,治口噤、耳聋、鼻衄之证,消瘀血、痈肿、痛痹之邪,其性热而温中,故又能利气豁痰,治嗽止吐,主心腹诸痛。"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实力认证

我的足迹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