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白鲜皮突破百元价格后,近几年白鲜皮价格一直稳步攀升,目前市场价已涨至130元(抽芯80%)左右。白鲜皮后市还有多大上升空间?
白鲜皮系野生,主要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省也有,但,基本无大货产出,进口货主要来自朝鲜。黑龙江产区主产牡丹江、呼玛县、讷河市、穆绫市穆绫镇泉眼河村;辽宁本溪;吉林省抚松县、新宾县;内蒙古赤峰市,其中以黑龙江牡丹江所产的质量为佳。
白鲜皮为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生于土坡灌丛中、山地灌木丛中及森林下,山坡阳坡。用药部位为根皮,采挖一次后需两到三年才能重复采挖。家种生长期长达8-10年,尚无大面积种植,目前市场货源仍以野生供给为主。
回首白鲜皮历史价格,2009年7月以前长期在20元以下运行,8月便从17-18元涨至25-28元。2010年上半年白鲜皮从28元涨至45元左右,下半年从40元以上跌至38元左右,2011-2012年在35元上下近两年时间,2012年底突然飙升至45元,2013年从45元一路攀升至62元,2014年在63-64元上下浮动,2015年从60元以上跌至50元左右,2016年从53元逐渐上升至76元,2017年从76元跌落至67元,2018年从67元又回升至75元左右,2019年从75元逐步上升至110元。
2020年白鲜皮从115元跌至105元,2021年从110元涨至150元左右,2022年从150元跌至140元上下,2023年又从140元下滑至130元。
从白鲜皮历史价格变化看,总体趋势是上涨的,但,在涨价途中也多次出现回落,经过1-2年实际消化后,再继续上扬,而且总是突破历史高价。
随着白鲜皮价格的高升,在地资源不断被大量采挖,国内野生资源逐年减少有目共睹,朝鲜货也在不断下降。虽然近几年辽宁产区已有小面积家种,但是,种植技术不产成熟,质量也差,生长周期又长,亩产干货约300公斤,减去种植成本,实际收益不理想,目前尚未形成大面积种植,而且家种成本高,短期内不会冲击行情。
白鲜皮性寒,味苦、咸,归脾、肺、小肠、胃、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等功效,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疥癣疮癞;黄疸、尿赤;湿热;风湿痹痛等症,市场年需求量900-1000吨。
由于家种白鲜皮受生长周期长,见效慢,种植成本高等因素影响,暂时不会有大量货源产出。随着白鲜皮价格的高升,将刺激家种大面积发展,也许到那时,白鲜皮价格会理性回落,不过,需要漫长的时间。由此,不难判断,未来几年白鲜皮价格仍有上升潜力。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