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提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法规 > 正文

“宝藏小草”对上海中医药发展有何启示

来源:腾讯网 浏览:1491次 时间:2021-06-06 10:22:49

端午节快到了,江南地区艾叶飘香。民谚云:“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是因艾叶含独特气味,挂在门上可驱虫祛瘟。流传千百年的习俗走到今天,衍生出不少“新生意”,从艾叶到艾灸养生、中间体提取、药膳食谱、艾灸器具、日用洗化、布艺家纺等多领域,艾产业方兴未艾。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我国的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到2030年将达16万亿元,其中中医药产业占30%-40%,发展空间巨大。《上海市中医药条例》已于5月1日起施行,为支撑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保障。其中,该条例明确统筹规划上海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支持特色产业园区和服务平台建设。不少业内人士预计,在此轮上海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小草”里的大健康产业价值潜力巨大,值得深挖。



踢好“临门一脚”,艾产业有望继续“长大”


数据显示,2004-2020年,国内艾草产能从6828吨增长到85444吨,年均增长率高达16.87%;种植面积也从2.17万亩高速增长到27.12万亩。艾制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主要包括艾灸养生保健、中药饮片、中成药等。其中,养生保健消费占据绝对优势,包含艾灸产品、艾草油、鲜食等诸多品类,灸疗产业则连续7年保持高速发展态势。2020年国内艾草产业总产值高达395.13亿元,成就国内第一大中药材产业链。


说艾草是“宝藏小草”,当之无愧。而在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胡鸿毅看来,它的价值还没有最大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部分人对艾制品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心有担忧,同时又对优质保健产品心存渴望。从艾叶、艾油到艾灸仪等,步入大健康时代,人们对养生保健的需求已不单单是治疗,而是表现在对预防、治疗、修复、康养“四结合”的生活新方式的追求。


“中医药特色健康产业突破瓶颈再提升,需要最后的‘临门一脚’,即科学论证。”胡鸿毅分析说,早在汉代,灸疗已经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上海作为“灸”的研究重镇,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当前,上海能否把准机遇,把这个“价格很低、价值很大”的艾产业进一步做好,形成新产业“打卡地”,值得思考并部署相关行动。


标准制定,中医药产业发展必须跨越的台阶。

在上海,提到灸法,绕不开一个人——中国针灸学会灸疗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教授。


“中医治疗装备,比如艾灸仪、艾灸器具等,需要把标准化工作做好,才能有力推动产业发展。”吴焕淦分析,就艾灸艾草产业而言,有一个方向亟须关注,那就是进一步推动艾灸疗法产学研深度融合。


当前,市场上常见灸疗设备有艾灸器、明火电子灸器、红外仿灸仪等。“红外、激光、计算机等新技术逐渐应用于艾灸设备,但相关领域的研究很少。如何安全又有效,有很多研究值得做。”吴焕淦直言,科学论证与标准化、品牌化结合,是引领中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台阶。


论及中医药领域的“标准化”,上海有基础、更有特色。落户于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 249)是全球专业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的组织,现有47个成员体,已发布67项中医药国际标准。尤其在艾灸领域,ISO/TC 249已发布了艾叶、艾灸具、红外仿灸仪、无烟灸具、电热灸设备等国际标准,对艾叶原材料及艾灸相关治疗仪器的质量与安全进行了规范。此外,还有清艾条、艾绒质量检测方法等若干新项目提案正在研制中。


当前,上海中医药大学正积极筹建“上海标准”大健康专业技术评价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升上海健康领域优质标准的诞生,进一步促进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


中医药特色交叉人才,太需要了!


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是人才队伍建设。吴焕淦透露,在他领衔的两项国家“973计划”灸法项目里,已将传统中医基础理论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相结合,用以开发高性能、强功能、智能化的仪器。新技术的汇入,给传统针灸医学注入更强大的生命力,为发展中医药针灸事业增添新动力,由此也可窥跨学科人才之需。


“中医药事业守正创新,除了要挖掘经典,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还是人才。以艾产业为例,需要有研究艾草的人才,同样也需要来自人工智能、计算机、品牌推广等不同领域的人才加盟。”胡鸿毅说,培养新一代中医药特色人才,时不我待。


洞察产业发展新动向,本市相关高校已开始“破墙”牵手。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上海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悉数推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新工科”“新医科”。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对标“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市级层面将打造中医药数据治理和人工智能特色学科人才队伍,包括以上海中医药大学智能医学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核心,推进建设30个中医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结合的应用场景,并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


在此期间,上海将加快培养紧缺人才,打造集最新医学科技、生物医药科技及人工智能科技为一体的医教研产结合的创新型医学诊疗研究平台,助推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向更高标准、更高水平转向发展。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实力认证

我的足迹